灯火象征着希望,中国人在传统节日赏灯,表明对生活的乐观和对未来的期盼。正月十五,是年的最后一天。每逢此时,大街小巷,百里灯火不绝。
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,也叫元夕、元夜,又称上元节,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,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,又称灯节。
从正月十三“上灯日”开始,商铺都挂出各式花灯供人购买,蔚为灯市。
十四日“试灯”,各处纷纷搭起牌楼,在棚上张灯结彩,有的更迭成山林的形状,称为“灯山”,并燃放烟火,预先庆祝元宵节。
十五日称为“正灯”,即灯节的正日子,各处有灯会和比赛花灯,小孩也高兴地提着灯笼四处游观玩耍。这种欢乐的场景一直要持续到十八日“落灯”为止。
花市灯如昼,元宵时的中国,脱下年的厚重礼服,重回稚子,变成一个顽童在流窜的灯影间嬉戏,猜不完的灯谜,看不完的杂耍,满街满城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雀跃......
扎灯
大多数人对元宵的最初感知,应该都是从童年一盏花灯开始的。那种纸做的花灯,式样极简,却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。
制作花灯,是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。
譬如结实的羊皮灯,表面用五彩描绘人物,里面安上烛灯,外面看起来就像皮影戏一样;巧手的剪纸灯,灯上贴有精妙的剪纸;还有轻薄的绢灯,上面书写藏头诗,以戏谑调侃为宜。
赏灯
元宵这天,许多地方都有花灯会。
灯会上的灯笼被高高低低挂起来,有规规矩矩的圆的八角的,有做成凤凰、大龙的,还有元宝扇子形状的,把大街小巷的石板路都照亮了。
灯上绘的图案,若是人物,则多为三国、西游、水浒、志异等小说里的经典形象,花卉则兰菊、玫瑰、萱、竹、牡丹,禽兽则鸾凤、龙、虎以至各路寻常禽兽。
玩灯
猜灯谜是灯会的重头戏,做灯的人将谜语写在灯纸上供人猜。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,所以响应的人众多,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。
在古代,受封建礼教的束缚,女子都是“三步不出闺门”,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(农历三月初三),才可以出来观花灯或和自己心仪的男子幽会。
正因此,元宵节也被视作一个有情人的日子。家人相聚猜谜,情人相遇成侣,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,都在这灯影之间被见证圆满。
不少地区还有放飞天灯、放逐水灯的习俗,夜空冉冉的天灯,水面漂流的水灯,是耿耿星河载着许多新年的期盼,一江冬去,一江春回。
闹灯
正月十五闹花灯,意境全在一个“闹”字。
灯会上,能引发万人空巷的,莫过于热闹非凡的“舞龙灯”。在古代,舞龙寓意祈祷龙的保佑,以求得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人们用竹篾扎成,外面包裹白布,布上再用蓝笔画出龙鳞,竹篾中间安置灯烛,点亮后由人举着游玩。
舞龙灯是个力气活,龙身翻上翻下,十几个人要相互配合,听从龙珠指挥,节奏有快有慢,有高有低,伴着旁边的锣鼓震天声,甚是精神。
当表演的人托起这条金灿灿的黄龙在夜间跳起舞时,人们在街边兴高采烈地欢腾起来。仰望灯火,真有种五彩金龙降临,辉耀人间的错觉。
深圳市丽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工作人员祝大家元宵节快乐,阖家幸福安康。